2020年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一場疫情給我們帶來的是暴擊傷害。各個行業的公司都在經歷著寒冷的冬天,經歷著這個殘酷的洗禮。
雖然國內疫情逐漸好轉,經濟有復蘇的回暖跡象,但是國際形勢的復雜,外資大批撤資,企業訂單大量的減少,原材料的漲價問題都在訴說著當前中國企業的艱難生存現狀。
同樣我們制造業開始面臨管理差距的嚴峻挑戰,隨著當前原料、人力、土地等要素成本持續維持高位,以及空前的環保整治力度,使得不少制造業在行業競爭中利潤大幅縮水。因此只有本著始終以精細化的理念進行經營、管理,不斷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產品質量,持續挖掘內部潛力,才能獲得競爭優勢。
01 標準化
將企業里有各種各樣的規范,如:規程、規定、規則、標準等,這些規范形成文字化的東西統稱為標準。制定標準,而后依標準付諸行動則稱之為標準化。
管理水平的提升是沒有止境的。雖然標準化在國內很多企業有體制、制度、意識上的障礙,但必須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氣魄,才能真正讓中國制造成為高品質的代名詞。
02 合理用人
管理要做的是讓員工各司其職,正確梳理企業的組織架構,這樣才能為流程打下基礎。職能部門的缺失讓企業在生產管理過程中出現問題以后會變得誰都沒有責任。
如果基于節約成本的角度來考慮,一人多崗的話,很容易出現責任不清的狀況。表面上看起來省了人,其實背后有很大的浪費。這就是職能職責不清導致責任不清,最后在我們企業里面就會形成相互推諉的企業文化。
人的能力在不斷地提高,新知識、新技術在不斷的涌現,人們不會也不應該滿足或停留在已有的改善成果上。我們要有改善的基本觀念。事實上,質量和改善的根本問題是每一個員工。重申以人為本,只有全公司的所有的員工都熱愛自己的公司,都熱愛自己的工作,公司的方針,都像一家人一樣來開展工作,都熱愛自己公司的產品,都遵循自己公司的事業才能在市場中持續保持競爭力。
03 任務細化
很多企業則毫無計劃、細化可言。主要表現在,一,業務隨意指揮生產,當業務部接到訂單后就下發給車間;二,車間隨意生產,員工挑單生產,哪個好做、哪個單價高就做哪個。至于哪些是急單?什么時候能交貨?一概不知,做到哪算到哪。
生產車間每天沒有明確的生產計劃,明天也沒有明確的生產任務,車間生產完全靠管理人員個人的經驗和責任心,管理難做就不足為奇了。
管理有五項基本職能,即計劃、組織、協調、指揮、控制。計劃是排在首要位置的。也就是說沒有計劃,后面一系列的管理動作將無從著手。
04 異??焖偬幚?/p>
企業的生產狀態及生產模式的變化要求企業必須建立一套生產異常的快速處理機制。
我們常說計劃沒有變化快,生產計劃制定以后很難嚴格按照計劃全部落實。因為中國企業的生產狀態是一個非穩定態的,主要體現在設備異常頻發、車間人員流動性大、客戶訂單變更頻繁、物料采購交期及品質異常等等……
未來,工廠追求的目標將不再是工業化的大規模生產,而是多品種、定制化、優質和高效,多品種小批量的“私人訂制”趨勢將越來越明顯。
因此,企業只有打造一套應對這種非穩定態的機制,才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生存下去,所以,生產的異常一定要快速處理,唯一不變的就是每天快速地去應變。
05 現場落實
當我們遇到問題、瓶頸的時候,不要在辦公室去討論、爭論,要到車間現場去了解、分析,一到現場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
到問題發生的現場去,就是到問題當中去,只有到問題當中去,才能夠了解問題、分析問題、制定改善措施,然后解決問題。
問題源于現場,靈感也源于現場,所以,現場有神靈,好好珍惜在工作現場的每一分鐘!